首页 > 团队队伍 > 农学系 >
农学系

李潮海

作者:  发布时间: 2017-01-12 15:58 点击数:
李潮海,男,汉族,1956年9月出生,河南巩义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司作物学国家一级学科带头人,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专家,农业部玉米专家组成员,中国农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玉米栽培学组副组长,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教育部作物生长发育与调控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玉米生理生态分中心主任。
研究领域:玉米生理生态
所授课程:博士生专业讨论,硕士生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作物栽培学
Email:lichaohai2005@163.com

教育与研究/工作经历:
1978.03-1981.12  河南十大信誉游戏平台,农学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2.03-1985.10  西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
1999.09-2002.06  公司,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
1985.10至今  公司,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先后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系主任、副经理、经理等职。

近年来承担主要项目:
1. 国家公益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黄淮南部砂姜黑土水浇地合理耕层构建技术指标研究。2015-2019年,主持。
2. 国家公益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黄淮南部小麦玉米轮作均衡增产综合技术研究。2012-2016年,主持。
3.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专项研究,2009-2015年,主持。
4. 国家自然基金,不同基因型玉米复合群体控制南方锈病危害的机制, 2008-2010年,主持;
5. 科技部重大专项,黄淮南部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2006-2010年,主持人。

论文、论著、专利和标准
论文:
共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其中SCI收录20篇,一级学报50余篇。近五年以通讯作者发表的主要论文如下:
1. Differential morphology and transcriptome profile between the incompletely fused carpels ovary and its wild-type in maize.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2. Responses of soil properties, root growth and crop yield to tillage and crop residue management in a wheat–maize cropping system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 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 2016.
3. Situ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Nitrification, and Ammonia Volatilization in Maize Field Fertilized with Urea in Huanghuaihai Region of Northern China. PLOS One, 2015.
4. QTL Analysis of Shading Sensitive Related Traits in Maize under Two Shading Treatments. PLoS ONE, 2013.
5.  Effects of tillage on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root growth of maize in loam and clay in central China. Soil and Environment, 2013.
6. Effects of raised-bed planting for enhanced summer maize yield on soil enzyme activity. Field Crops Research, 2012.
7.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in maize (Zea mays L.) leaves inoculation with southern corn rust (Puccinia polysora Underw.). Acta Physiologiae Plantarum, 2012.
8. Proteomic analysis of seed viability in maize. Acta Physiologiae Plantarum, 2010.
9.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及机理,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
10. 不同行距配置方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和群体抗性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2015年;
11. 利用河南-海南两地三季生态差异鉴定玉米品种丰产稳产性,中国农业科学,2015年;
12.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夏玉米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2014年;
13. 施氮量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与氮素吸收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
14. 淹水胁迫下不同玉米品种根结构及呼吸代谢差异,中国农业科学,2012年;
15. 花期前后高温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2012年;
16. 交替选择对玉米自交系抗性改良的效应,中国农业科学,2011年;
17. 紧实胁迫对不同类型土壤玉米根系时空分布及活力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2011年;
18. 不同行距配置方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和群体抗性的影响,作物学报,2016年;
19.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根系对低氮干旱胁迫的响应分析,作物学报,2015年;
20.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中干物质生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作物学报,2014年;
21. 弱光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雌雄花发育和授粉结实能力的影响,作物学报,2013年;
22. 弱光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籽粒发育和碳氮代谢的影响,作物学报,2013年;
23. 外源亚精胺对淹水胁迫玉米的生理调控效应,作物学报,2012年;
24. 玉米花期高温响应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生理机制,作物学报,2012年;
25. 氮肥后移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作物学报,2011年;
26.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穗位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作物学报,2011年;
27.  不同基因型玉米间混作优势带型配置,生态学报,2013年;
28 弱光胁迫对不同耐荫型玉米果穗发育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生态学报,2013年;
29. 遮荫对两个基因型玉米叶片解剖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生态学报,2011年;
30. 垄作栽培对高产田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生态学报,2011年。

论著:
1. 农业概论,2008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副主编。
2. 中国玉米栽培学,2006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副主编;
3. 作物栽培学,2009年,中国农业出版社,编者;
4. 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1999年,中国科技文献出版社,编者;
5. 河南玉米,1995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副主编;
6. 栽培与耕作,1993年,中原农民出版社,副主编。

专利:
1.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用立体几何知识分析土壤三相比数据的方法,2015年,第一;
2.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玉米自交系交替选择的改良方法,2012年,第一。
3. 国家发明专利,夏玉米高产的土壤物理结构调控方法,2011年,第一;
4. 国家发明专利,潮土区高产夏玉米的氮肥施用方法,2011年,第一;
5. 国家发明专利,生态控制南方锈病的方法,2011年,第一。

标准:
1. 河南省地方标准,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2017年,第一;
2. 河南省地方标准,夏玉米免耕覆盖栽培技术规程,2010年,第一;
3. 河南省地方标准,玉米单交种浚单20栽培技术规程,2010年,第一;
4. 河南省地方标准,玉米单交种浚单20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2010年,第一;
5. 河南省地方标准,玉米调土强根栽培技术规程,2016年,第二;
6. 河南省地方标准,砂姜黑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生产技术规程,2015年,第

成果奖励:
1. 玉米单交种浚单20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1年,第二;
2. 黄淮区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丰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第二。
3.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生理及其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2005年,第七;
4. 植物生产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及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河南省优秀奖学成果一等奖, 2001年,第一;

荣誉:
1. 2009年获全国模范教师;
2. 2010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
3. 2011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