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关键词

科研团队
       本团队长期致力于对玉米新品种选育的工作,以及对重大农艺性状基因的挖掘的工作,涉及到玉米杂种优势机理研究,耐密株型研究,玉米光周期敏感以及玉米抗逆性的研究,旨在选育高产、稳产、宜机收玉米新品种,为新农村建设和农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团队带头人为陈彦惠教授,本团队现有成员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助理研究员1人,团队成员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课题4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科技进步一等2项、二等奖4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和植物新品种权20多项,培育国家和省级审定新品种15个,在《NATURE GENETICS》、《PANS》、《MP》、《PBJ》、《JIPB》、《JEB》、《中国农业科学》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70多篇。
       团队主持培育了15个玉米新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为我国不同时期玉米增产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玉米籽粒机收品种创新上贡献显著。研发了玉米种质创新的新技术,解决了传统方法中三个技术难题,创制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两个优异种质,构建了我国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新模式,并利用创新种质培育出14个新品种,2013年在我国三大玉米产区累计推广8000多万亩,社会经济效益显著,该成果于201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首次解析了我国温带玉米种质杂优群与热带种质杂优群遗传关系;建立的分子标记、基因聚合与常规技术紧密结合的新技术在育种广泛应用,发现了控制玉米光周期途径和耐密株型的重要基因ZmCCT和ZmCLA4及其分子调控机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植物多肽基因组学(Peptidogenomics)的方法,构建了首个基于基因组范畴的植物内源肽图谱,在蛋白翻译水平上用直接的证据揭示了植物基因组中有大量以前认为不翻译的区域(非编码区)其实是可以翻译的,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这些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同。